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药品的特殊标识
我国现行法规把药品分为三类:中药(包括饮片、中成药)、化学药品(过去称为“西药”)、生物制品(如疫苗、白蛋白、球蛋白等)。
保健食品与药品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保健食品没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不能用作治疗疾病,只具有保健功能。
现在,有些保健食品利用非法广告进行夸大宣传,号称能“包治百病”,我们一定不要受非法虚假广告的欺骗,有病要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耽误正常治疗、加重病情。
区分药品和保健食品最简单的办法是,当你买药时,一定要先在药品的包装盒上找“批准文号”,药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药准字”,保健品的批准文号开头为“国食健字”或“卫食健字”,保健食品外包装还会印有“小蓝帽”标志。
为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的用途、安全性、剂型、规格、给药途径的不同,药品分为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为了保证用药安全,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需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所有注射剂和抗生素均属于处方药。在药品包装盒、外标签、药品说明书上有“凭医生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的标语。
非处方药一般是经过长期应用、疗效肯定、服用方便、质量稳定、非医疗专业人员也能安全使用的药物,由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公布,不需要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消费者可以自行判断、购买和使用。
非处方药即俗称为“可在柜台上买到的药品Over The Counter,简称OTC"。
非处方药根据安全性不同,又划分为甲类非处方药和乙类非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须在药店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乙类非处方药安全性更高,无需医师或药师的指导就可以购买和使用。
非处方药包装盒的右上角必须印有国家指定的非处方药专有标识—OTC。甲类非处方药的标识为红色;乙类非处方药的标识为绿色。
每一种非处方药都要将其相应的忠告语由生产企业醒目地印制在药品包装或药品使用说明书上。通用的忠告语为:“请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并按说明书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特殊药品是指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放射性药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国家对于特殊药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实行严格的管理。
药品说明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警示语、药品名称、成分、性状、适应症、规格、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儿童用药、老年人用药、药物相互作用、药理毒理、贮藏等。其中警示语、药品名称、适应症、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不良反应等,这些与患者用药有关的内容,在用药前都应该认真阅读。
对其中不明白的内容,建议与医生、药师讨论。从国外带回的药品或原装进口药品,其说明书由外国药品管理部门审定,内容可能和国内规定有所不同,须遵循我国规定应用。